19年來,商達公用農村污水治理設備也經曆5個發展曆程,先後推廣應用3萬餘套。從第一代的工程化,第二代的産品化,第三代工業化,到第四代發酵強化,第五代生态化。基本上是研發一代,示範試用一代,推廣應用一代。将來,商達公用也會實施6.0計劃。
-

1.0 工程化
1.0 工程化2003年
- 工程思維
- 第一代主要是實現污水治理功能。工藝集成度高,但施工周期長,現場質量難以保障,隐蔽工程多,内部填料一般5年左右需要更換。
-

2.0 産品化
2.0 産品化2008年
- 産品思維
- 農村污水産品化在環保行業是比較早的。商達公用在2008年開始針對土建施工複雜等問題進行了成套化、設備化改造。産品多以玻璃鋼為材料,采用半手工纏繞。
-

3.0 工業化
3.0 工業化2015年
- 工業思維
- 這一代産品進行工業化改造。包括标準化、規模化、低成本等。因此,第三代産品生産方式由手工改為模壓工廠标準化生産,質量更可靠。
-

4.0 發酵強化
4.0 發酵強化2018年
- 效果思維
- 第四代設備中核心就是發酵強化,這是商達推廣應用比較成熟的一代。第四代設備精細調控功能微生物代謝活性,強化發酵工程過程在污水生物處理工藝中的效率。
-

5.0 生态化
5.0 生态化2021年
- 生态思維
- 這一代設備還處于示範階段。這一代設備站在碳中和與鄉村振興的維度來考慮農村污水治理,治理過程中和農村生态、生産、生活相融合,具備資源化利用的功能。
-

6.0 智慧化
6.0 智慧化2024年
- 互聯網+思維
- 這一代設備擁有強大的終端和後台支持。解決的不僅僅是污水智能控制,還包括農村環境監測、智慧農業的噴灌等。把技術體系、運營體系和産業系統全面融合,服務未來鄉村。